字号 : 
20
天才俱乐部
首页 >  天才俱乐部 >   第797节
第797节

作者: 城城与蝉 发布时间: 06-12

字号 : 
20

&esp;&esp;“至少在我心目中,你算得上是科学界唯一真神,即便是现在,我仍旧对你充满期待。”

&esp;&esp;高文听罢,认为林弦是开玩笑,也跟着笑了:

&esp;&esp;“既然你对我这么自信,搞的我都不好意思去掀开笔记本了,怕让你失望。”

&esp;&esp;“要不你来吧,你来打开我的《记忆笔记本》,看看里面到底是什么东西。”

&esp;&esp;林弦也不谦让。

&esp;&esp;直接从储物柜里拿出全塑封笔记本。

&esp;&esp;打了两下,打掉上面的尘土。

&esp;&esp;然后……

&esp;&esp;深吸一口气。

&esp;&esp;怀揣着对高文的信任、对薅羊毛的执着、对人类文明的希望,掀开了封皮……

&esp;&esp;只见。

&esp;&esp;扉页上。

&esp;&esp;一行笔直工整的手写序言:

&esp;&esp;《攻克冬眠失忆副作用,让沉睡的记忆复苏——脑神经电击头盔!》

&esp;&esp;第53章 恭喜入围

&esp;&esp;“卧槽。”

&esp;&esp;林弦惊呼而出。

&esp;&esp;即便是早有心理准备、

&esp;&esp;即便是早就知道高文大帝不打低端局、

&esp;&esp;但是……

&esp;&esp;当看到这个完全预料之外的研究成果时,林弦还是大受震撼。

&esp;&esp;高文大帝。

&esp;&esp;可真是永远不按套路出牌,总是能预判林弦的预判。

&esp;&esp;第五梦境里,当林弦打开高文的笔记本,认为他又搞了一些类似冬眠舱填充液的务实研究时……

&esp;&esp;高文大帝直接来到大气层,反手甩出《时空穿梭机原理》。

&esp;&esp;现在第六梦境,当林弦感觉他又要搞出什么时髦的、超前理论研究时……

&esp;&esp;高文大帝猛然返璞归真,又不忘初心回到了冬眠学派,掏出无数时代和科学家都无法解决的【失忆】问题。

&esp;&esp;这才是真正的天才吧?

&esp;&esp;人类历史几度巨变,其实归根溯源,全都是高文的研究整出来的。

&esp;&esp;而自己……

&esp;&esp;不过是一只勤劳的小蜜蜂,一个无怨无悔的搬运工。

&esp;&esp;“不是说长时间冬眠导致的失忆副作用,无法避免吗?怎么就……”

&esp;&esp;说着。

&esp;&esp;林弦忽然反应过来。

&esp;&esp;是自己理解错了。

&esp;&esp;长时间冬眠导致的失忆副作用,确实无法避免。

&esp;&esp;不管是郑想月这样的小孩子、还是高文大帝这种绝世天才、亦或者蓝眼少女这样的时空穿越者……

&esp;&esp;在冬眠失忆的副作用面前。

&esp;&esp;众生平等。

&esp;&esp;别管你是谁,别管是什么种族,只要在冬眠仓里沉睡十年以上,必然会造成记忆丢失;而随着冬眠时间的继续拉长、以及个人体质因素……当冬眠时间超过20年时,大概率所有记忆都会丧失,大脑格式化,一片空白。

&esp;&esp;失忆是绝对会发生的,这是所有科学界的共识。

&esp;&esp;但是……

&esp;&esp;【谁说失去的记忆,不能再恢复回来呢?】

&esp;&esp;高文大帝从来不会让人失望。

&esp;&esp;当其他人只想着用笔记本、录像带多存储一些记忆时……高文大帝早已笔走偏锋,开始研究大记忆恢复术了。

&esp;&esp;林弦无比敬重端着这份笔记,看着手写序言最后的那个词语——

&esp;&esp;脑神经电击头盔。

&esp;&esp;这个东西听起来就非常有画面感,就和某专门治疗网瘾的雷电法宝一样,大致是一个头盔状的设备,可以整个扣在脑袋上,然后释放电流对大脑进行电击,以此恢复记忆。

&esp;&esp;具体原理林弦并不清楚。

&esp;&esp;不过望文思意,看这个设备的名字,应该和自己的猜想大差不差。

&esp;&esp;林弦扭头看着高文:

&esp;&esp;“高文大哥,你既然都研究出来这种东西了,怎么不公布出去?就算不公布出去也罢……你好歹给自己留一个啊,这样等你从冬眠舱醒来后,我们也可以给你扣上头盔电一电,你不就能恢复原本的记忆了?”

&esp;&esp;“这个发明也太厉害了,我都不敢想象,冬眠舱最大的副作用一旦攻克,那冬眠就会成为一种零成本、没有任何风险的时空穿越。人们畏惧冬眠的最后一丝担忧也消失了……冬眠恐怕真的要成为社会常态。”

&esp;&esp;“不过,你这个设备到底是如何将遗失的记忆恢复的?有什么使用上的限制吗?”

&esp;&esp;面对林弦的崇拜。

&esp;&esp;高文一脸茫然摇摇头:

&esp;&esp;“我不知道啊?我对这件事、对这个什么脑神经电击头盔……今天也是第一次看到,可能还没你了解的多。你问我这么专业的问题,我肯定答不上来。”

&esp;&esp;“我也想不明白,冬眠前的我既然都已经研究出这等神奇的产品了,为什么不直接公布呢?”

&esp;&esp;怀揣着疑问,两人翻开笔记本封面。

&esp;&esp;发现……

&esp;&esp;扉页之间,竟然夹着一封塑封手写信。

&esp;&esp;看笔迹,和封面上的文字是同一人所写。那么不言而喻,这封信应该就是冬眠前的高文,写给冬眠后自己的亲笔信。

&esp;&esp;“能看看吗?”

&esp;&esp;林弦咨询高文的意见,毕竟这是高文的隐私。

&esp;&esp;“可以啊。”

&esp;&esp;高文完全没什么实感,随口说道:

&esp;&esp;“一起看呗。”

&esp;&esp;获得允许。

&esp;&esp;林弦将那封塑封手写信拿起,放在两人面前,一同阅读上面的文字——

&esp;&esp;【未来的我,好久不见:

&esp;&esp;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,想必是刚从冬眠舱醒来,大脑一片空白,不知道自己是谁,不知自己在哪。

&esp;&esp;关于自己是谁的问题,你可以查阅其它笔记本和录像视频,那里面有着详细记载,会让你明白身为高文的一切……也就是,现在正在给你写信的我、过去的你、高文。

&esp;&esp;我们从小时候开始,就对冬眠舱特别感兴趣,那种人类依靠科技抵抗命运、跨越时间长河的浪漫与史诗感,时常让我们在每个胡思乱想的夜晚着迷。

&esp;&esp;从那时开始,我们就立志长大后,要投身于冬眠领域的研究,发挥自己的价值。

&esp;&esp;可是,长大后我们才悲催的发现,冬眠舱技术因为起步较早的原因,两百年的时间已经发展成熟,最新型的冬眠舱除了无法避免失忆的副作用外,近乎对身体没有任何不良影响。所以……在技术领域,已然没有继续研究的必要。

&esp;&esp;那一刻,我们迷茫了,不知道人生该何去何从,我们曾经短时间涉猎过数学领域,研究宇宙常数;又曾经对时空穿梭的设想有所好奇,浅尝辄止。

&esp;&esp;可在这些领域绕了一大圈,我们还是放不下对冬眠技术的执念、好奇、与向往。

&esp;&esp;这是一种难以描述的感觉,就好像……冥冥之中,我们总是对冬眠舱、对冬眠技术的一切富有亲近感、总感觉自己一生的精力和才华本就应该施展在这个领域。

&esp;&esp;冬眠之父许云教授是我们最尊敬的科学家,他的不幸逝世我们深感惋惜,要不然……或许我们还有机会,能够在二十三世纪目睹这位冬眠而来的伟人。

&esp;&esp;既然执念如此,为啥我们不站在巨人的肩膀上,看得更高、望的更远一点呢?

&esp;&esp;我们出生在二十二世纪末,2182年。当时的冬眠学术界一致认为失忆的副作用不可避免;多少天才科学家们付出一辈子的努力,都没能在避免失忆、保持记忆方面有所建树。

&esp;&esp;这是一潭死水的领域,一条看不到希望的研究道路,或许……我们可以试一试!

&esp;&esp;长时间冬眠造成的失忆副作用,确实不可避免,这是人类脑部构造的缺陷,无法改变。但是……能不能换个角度思考,在冬眠苏醒之后,尝试将失去的记忆复原呢?

&esp;&esp;这世界上,没有绝对能删干净的硬盘、没有绝对能擦干净的画板。雁过留痕,风过留声……任何事物只要存在过,那就一定会留下痕迹。自然,也包括记忆。

&esp;&esp;失去的记忆,真的失去了吗?还是说,只是沉睡了、只是隐藏了、只是暂时屏蔽了呢?

&esp;&esp;我尝试从脑科学、神经学入手,独自研究了整套理论,感觉利用电流重新激活大脑记忆的设想,在逻辑和科学上是可行的。

&esp;&esp;可是……

&esp;&esp;问题就在于……

&esp;&esp;我所生活的二十三世纪,脑神经研究太过于落后,已经将近两百年没有取得关键性突破。

&esp;&esp;我已经制造好了脑神经电击头盔·初号机,但在关键参数上,缺乏脑神经领域的支持和引导,导致我的实验卡在最后一步无法前进。

&esp;&esp;所以,我做了一个重大决定——

&esp;&esp;带着这份研究成果,睡进冬眠舱,一直等到脑神经学科领域取得关键性突破后,我再从冬眠舱苏醒,继续进行电击头盔、以及恢复冬眠失去记忆方面的研究。

&esp;&esp;如果我的估计足够乐观的话……你现在看到这封信的年代,是不是23xx年?总不能是24xx年吧?我觉得应该不会再晚了……总不能脑神经领域200多年都没有进展吧?

&esp;&esp;这确实是一件令人感到悲伤的事情,只怪脑神经领域的天才科学家,【杜瑶女士】,于21世纪中叶,就在非洲维和援助行动中去世了……要不然,我们又何须等到几百年后呢?

&esp;&esp;如果杜瑶女士当年免于遇难,以她的聪明才智和过人天赋,或许在21世纪就足以取得脑神经领域的关键突破,那我也自然不需要冬眠前往未来、你也不需要大脑空白看到这封信。

&esp;&esp;没有办法……有句俗话说的好,一个爱因斯坦的出现,确实胜过数百名优秀的科学家;历史成就英雄,但天才创造历史。或许未来200年间,再也不会有一个【杜瑶女士】出现,为我们调补上这份研究空白……那将是人类文明的悲哀。

&esp;&esp;衷心希望你醒来之时,人类在脑神经领域已经取得关键性突破。那样的话,你也不需要考虑那么多,就依葫芦画瓢,按照笔记本上记载的内容,完成脑神经电击头盔·初号机,然后……大胆的戴上它、启动、找回你丢失的记忆吧。